“對組織交心,接受組織批評和教育,使我警醒,深受教育,卸下了沉甸甸的心理負擔,同時也警示自己無論何時都不能心存僥幸,不能逾越紀律紅線,真正做到慎獨慎微。”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一名街道辦事處干部在接受組織批評教育后說道。
據了解,這名干部曾在出差期間虛開住宿發票,并在單位報銷套現630元,用以彌補出差期間的相關花費。思慮再三,去年年底他主動向組織交代了問題,并退還了錢款。對該干部虛開發票報銷一事,因違紀情節輕微,并系主動交代,街道紀工委運用第一種形態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
南京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著力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正“歪樹”、治“病樹”、拔“爛樹”、護“森林”,強化日常教育監督管理,把握運用“四種形態”的認識和實踐在不斷深化。今年第一季度,全市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置問題線索占比達74%,運用第二種形態處置問題線索占比達19%。
為了更好適應監察體制改革要求,南京市紀委監委進一步調整優化內設機構,實行執紀監督部門和審查調查部門分設,設5個執紀監督室,負責所聯系地區和部門的日常監督,包括監督聯系單位政治生態總體情況,作出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對受理的問題線索采取談話函詢等方式進行處置,堅持抓常、抓細、抓長,真正用紀律管住“大多數”。
“上醫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發現錯誤苗頭及時談話提醒、函詢誡勉,推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讓黨員干部時刻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少犯或不犯錯誤,這是對黨員干部的關心和愛護。”南京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南京市紀委帶頭嚴格執行黨內監督條例、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嚴格分類處置問題線索,進一步提升運用“四種形態”規范化水平,防止在運用“四種形態”過程中出現適用不當、尺度不準、畸輕畸重等現象。加強對派駐機構和下級紀委的業務指導,組織開展線索“起底過堂”,集體會商研判,確保問題線索處置妥當、準確、到位。
堅持一級抓一級,牢牢牽住主體責任牛鼻子。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市紀委全會上,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與各區委、市級機關各部門以及市各直屬單位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壓緊壓實下級黨委主體責任,深化“四種形態”運用。南京市委領導班子成員堅持以上率下,帶頭與干部談心談話。建立市、區“兩個責任”紀實信息平臺,目前已記錄履責情況12000余條,推動責任落實從“無形”向“有形”轉變。
“你們單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依然存在,隊伍作風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特別是個別黨員干部紀律規矩意識不強。”針對在巡察中發現的溧水區某局黨委在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溧水區委書記對該局黨委書記開展了嚴肅的提醒談話,并責成該局黨委嚴格按照要求整改到位。